|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太极城太极观

太极城太极观

关键词:道教宫观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巧匠断山滑,神功僻石龛,庄严藏神像,因便佶道观,
     苔绩门重扃,玉交道在参,长流横玉带,流此镇优昙。
  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张修在巴蜀创建“五斗米教”,(即天师道,正一盟威道)受祖天师张陵派遣曾在黄土县(今旬阳县)传道,并以符水治病发展道众。在今洞儿匾太极城道观遗址“加施静室”——即以静室思过,鬼吏为病者请祷的方法。
  “《典略》曰汉中有张修至黄土县,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做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五斗米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与炼丹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升迁伏波将军后投戈释甲,打算北上洛阳,广寻易书,适逢八王之乱,被迫流徙漂泊豫,荆,襄之间,为避战乱而入黄土县今旬阳县太极观遗址靠西北角一天然洞壑内修炼,时间也许不长,但是影响却非常之久远。
  据《直隶商州总志》载,葛洪好神仙导养之法,乃入商山修炼,已而入罗浮山。(商山泛称商周之山)
  《读志脞说》则云:“旬河太极,源出商山,为汉长利水,葛稚川先生所游历之地,是曰仙水。”
    《太平寰宇记》云:”上津县有长利水,亦名仙水。西北自丰阳县流入丰利县界(按:上津县今属湖北郧西;丰阳县即今山阳县;丰利县,后魏置,即今白河县,后为旬阳县属地)。《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北宋初,说明其时旬河太极已有“仙水”异名。
清初,吴郡处士穆简臣,因同乡杨仑选为旬阳县令,邀之同行,概然诺之曰:“吾闻是邑丹砂勾漏之地,《记》所称洞壑幽深,一尘不染者,其即子房从赤松子游处也,葛稚川之炼丹处也,吾其逝此托迹乎。”
  而据《旬阳县志》光绪版记载,洞儿匾宫观遗址始于明万历年间,观音洞,在县址北,依山为龛,外此神像,瓮城殿三间,洵河环绕,远峰在目为一足之名胜也。有清诗人曰:邓梦琴一首,再游观音洞,巧匠断山滑,神功僻石龛,庄严藏神像,因便佶道观,苔绩门重扃,玉交道在参,长流横玉带,流此镇优昙。
  该诗概述了洞儿匾古迹中华太极城太极观的全貌。该宗教活动场所毁于解放初期,但是香火却从未中断,后于2007年,中华太极城的发现者,太极城文联主席吴建华,革命老区促进会吉明忠主席,文化旅游局长刘景才,及社会各界有信仰,有爱心的人士多次书面报告,建议修复该古迹景观,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旬阳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于2009年末拨款百万余元批复高规格,高标准修复,抢救文物。截止今日,已修复三幢仿古砖混殿堂三间,凉亭阶梯,回廊。重塑金身,供奉道教九位神仙(玉皇大帝,西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张天师,王灵官,关帝圣君,赵元帅,药王),其他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水,电,路,绿化,安全,等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建设中。修复后的古建筑群面积约1000平方米,园林建设3000平方米,仍按原有布局分为三个景区:山门前碑林回廊即前殿药王洞组成第一个景区,太极殿即修真洞为第二个景区,综合道教演艺厅及晨钟亭为第三个景区。修复后的太极观融道教文化、古建筑、休闲娱乐、精品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是太极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亮点。
  目前,在旬阳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在努力重现昔日太极城道教文化的辉煌。

    让我们共同期待,太极观成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的那一天!

    附:明清旬阳道教人物

    邱明壁:邑北元真观,地擅旬阳柞水两溪之灵。明壁芒鞋来此,剪荆棘,筑墙垣,培松柏,种药卉,修炼有年。。。。。后主持长安之丹阳宫,垂三十年,宗风大振。弘治十年正月,忽谓门人曰|:“吾将逝矣。|”言毕,曲肱而逝。(《旬阳县志》)
    崔仙姑:《陕西通志》引《旬阳县志》:明弘治年间,邑北路丫头沟有崔仙姑者,幼解休炼术。父姑石工,尝修凿茅坪铺碥路以利行人,女日馈壶浆,先期谓父:岩下凿一龛一御风雨,父竣其事。女许字周姓,女将嫁时,驱鸡飞过洵河南,至碥下洞中坐化。人闻鸡声寻之,遂名为仙姑碥。传说康熙初年,兴安总兵万永琪骑行过碥,马蹄已罗崖下,陡见一女子伸区掌一承,马蹄不坠,遂修祠建楼祀之。
    王道元:山西临汾人,幼学道。康熙四十二年,寻真至邑北百神洞,洞窈深,自下而上,屋顶有一孔,上漏天光,中有百神像。道元栖息其中,遂萎化焉。《旬阳县志》
程本真:蜀人,乾隆年间,云游至旬阳仙姑碥。见道路险峻,立志修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乞旬阳知县邓梦琴给引劝输,云:“木度易朽,石砌则平,凿山麓之石,补崖倾之缺,自然之道也,特集费不易耳”。于是四处募化,上至兴安镇守师,下至庶民,各捐资以助。越三年而功竣,路纵九十文,横七尺,自上凿险,或八九尺不等;从上累石,亦如之。人骑俱可坦行。旬阳知县邓梦琴为撰《修仙姑碥路碑》以记其事。
    柯和贵:直隶人。性慷慨,好施与。相貌魁梧,声如洪钟。同治初,偕西蜀管道士,来寓旬阳县东乡石佛寺为主持道士。时殿宇颓环,神像露立,破刹数椽,不避风雨。和贵略为修葺,栖止期间。迨后历年增修,至六年,竟金碧辉煌,庄严灵异。继又修庙沟口泰山庙,小河北佑圣宫及近县南观,并不募民间一钱,人以是奇之。道士又娴弓马,旬邑之武生童,就而请益。于是邑武生,武举半出其门。其他修路,施棺诸善举,多可称道,尤以光绪三年,襄邑侯方文川办理赈务,全活颇众,为尤著。年九十四岁卒,时容颜不槁,见者疑为五十许人。相传道士工吐纳之术云。
 ——《重续兴安府志》节《旬阳县志》

                                     文/罗中道长
                                  道历四七零七年八月于太极观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